苗族一道菜,何以风靡千年?

苗族,一个神秘的民族。他们的一道菜,风靡千年经久不衰,经过商业推广后更成为了一道人人称赞的美味佳肴。这道菜就是“苗族酸汤鱼”。
苗族民谣这样传唱:“最白最白的,要数冬天雪。最甜最甜的,要数白糖甘蔗。最香最美的,要数酸汤鱼。”
凯里酸汤鱼 源自苗族
酸汤鱼,一道既陌生又熟悉的菜名。初次被冠名是因为凯里。黔系名菜酸汤鱼,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,故外界统称为“凯里酸汤鱼”。 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,早在苗族人的生活中传承千年,成为苗人们赖以生存的饮食搭配。 而凯里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是以苗族侗族为主要人口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,因而他们有幸继承了苗家酸汤,并逐步发扬。 酸爽的滋味夹杂着果味的清香,只闻到汤味飘香就垂涎欲滴,别提入口后酸中回甘绵延至肚中的刺激,让人着实难忘。怪不得喜爱酸汤鱼的人们尤如雨后春笋般。


古法酸汤 自成一派
苗族的酸汤自古有之,传承千年是个奇迹。 苗人生活于山中,地理条件限制了他们对调味料的使用。聪明的苗人自有办法,他们先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酸汤,让酸汤成为一种独特的调味品。 苗人自古有一句话: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捞蹿”(音lào cuān,方言,意为走路不稳,东偏西倒)。“酸汤”的出现让苗人有了新的可用食材,不仅美味,喝了后止渴生津让人充满力量。从此,苗人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盐巴吃而爬山无力了。 山中的野生果味是上天对苗人的馈赠,他们尝试着摘取野生番茄酿制酸汤。锅煮热米汤,汤中的野生番茄迅速膨胀炸裂,纯天然的果酸在番茄本体中得到释放,随即与米汤混合。酸味的汲取,伴随着苗人的耐心熬制,酸汤逐步形成,成为了苗族最佳的食用汤品。 用酸汤烹制鱼肴,是苗人们的最爱。当新鲜的活鱼清洗处理后放入热腾腾的酸汤中烹煮,任由酸汤的酸性分子融入鱼肉之中,滑嫩鲜美的酸汤鱼肉就此产生。看似简单的烹饪过程暗藏了苗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神奇创造。


酸汤养育 传承千年
一锅酸汤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苗人的生活。女孩子从小跟母亲学做酸汤,并以“酿的一手好酸汤”而得到未来夫家的喜爱。她们吃酸汤长大,学熬酸汤,更为自己的家人烹饪酸汤美食。酸汤不再只是美味,而是苗人们的生活必需。 苗族人发明酸汤,靠酸汤滋养繁衍、身强体健,这是苗族酸汤的秘密,也是苗族酸汤鱼传承千年风靡千年的原因。
千年不衰 美味风靡
当苗家酸汤鱼历经千年不衰,在全国发扬,恰好证明:民族的,世界的。它正用其独特的优势,承载着苗族的文化,不断受到人们的喜爱。 当我们食不知味,喝一口酸汤;当我们无食解馋,吃一口酸汤鱼。闻着果酸,将鱼肉与汤混合下肚,再难满足的口腹之欲也会悄然殆尽。 千年,是过去,是现在,也是未来。